茶黄毒蛾

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  Strand
   

  18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翅展 雄20~26mm,雌30~35 mm。
形态 雄蛾前、后翅棕褐色,稀布黑色鳞片;前翅前缘橙黄色;顶角和臀角各有一橙黄色斑;顶角黄斑内有两个黑色圆点;内线橙黄色,微波浪形,外弯;外线橙黄色,从前缘外伸至M3脉后折角内斜至后缘;缘毛橙黄色。雌蛾体黄褐色;前翅浅橙黄色或黄褐色,除前翅前缘、顶角和臀角外,稀布黑褐色鳞片;顶角黄斑内有两个黑色圆点。后翅浅橙黄色或浅黄褐色,外缘和缘毛橙黄色。非越冬代的雄蛾与雌蛾外部形态相同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背部中央很窄,两侧呈宽带形;钩形突宽三角形,在背面凹陷,顶端形成上下两部分,向上翘起,上面的稍短,顶端呈钩状,下面的呈三角形;抱器瓣基半部宽,端部抱器腹缘急剧收缩,在背缘末端形成一指状突;囊形突三角形;阳茎直,末端呈铲状,阳茎端膜有纵纹。
卵直径0.8 mm左右;扁圆形,淡黄色,卵块椭圆形,被雌蛾腹末体毛。
幼虫体长l0--25mm;头部黄棕色,有褐色小点,有光泽;体黄棕色;亚背线为棕褐色宽带(除胸部各节外),在第一至八腹节的亚背线上有褐黑色绒样瘤,其上生有黄白色长毛;气门上线棕褐色,其上生有黑褐色小绒样瘤,瘤上有黄白色长毛。
蛹长8~12 mm;黄褐色,有光泽,被黄褐色细毛;臀棘末端有20余根小钩;茧薄,土黄色。
观察标本 l♂,江苏南京、1958;1♂2♀♀,江西陡水,大余、1975.Ⅵ.29,1977.Ⅵ.14;12♂♂l6♀♀,四川重庆缙云山、1974..22、王子清采;3♂♂9♀♀,甘肃康县阳坝林场、1000m、1999.Ⅶ.11、朱朝东采。

生物学

生活习性 在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四川、贵州、陕西等地一年发生二代;江西、湖南、广西一年发生三代;福建一年发生三至四代;发生较整齐,无世代交替现象;以卵越冬,越冬卵多产于树冠中下层、l米以下的萌芽枝条或茶叶的反面,3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,一般在早晨到中午间孵化率最高,幼虫在三龄前常十头至百余头群集一起食叶肉,三龄以后成群迁至茶树上部,分散危害,取食全叶,受惊后即吐丝下落,在蜕皮前常吐丝结网群集在茶树下部叶背、茎干上或根际部。幼虫怕光和高温,中午幼虫常成群下树或吐丝下垂至地面阴凉处或茶树下部荫蔽处,下午4点左右上树危害,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群集树下在枯枝落叶层下、根际附近松土表层下约1.5~10 mm处或树干裂隙中化蛹;常常2~10蛹缀连在一起,5月下旬开始羽化,羽化一般多在午后到黄昏间,雄蛾比雌蛾提前1~2天羽化,非越冬卵多产于寄主植物叶背面、枝叶茂密处、树干向阴面,每一卵块约由50~300粒卵组成,上被黄色茸毛,6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孵化,7月中旬开始化蛹,8月上旬羽化;8月中旬第三代幼虫孵化,9月下旬化蛹,l0月中下旬羽化。
寄主植物 茶、油茶、柑橘、樱桃、柿、枇杷、梨、乌桕、油桐、玉米等。
防治
(1)灭蛹,利用培土壅根,培土2~3寸厚,打实,使土中蛹不能羽化,或烧毁地面枯枝落叶层中的蛹。
(2)捕杀幼龄幼虫,初龄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,群集性强,被害状明显,将枯黄或灰白色膜质被害叶片摘掉,将幼虫杀死。在捕杀时,注意防护,以免毒毛刺痛皮肤。
(3)摘除越冬卵块。
(4)用鱼藤精喷杀幼虫,用25%鱼藤酮lO09加水50~60kg,再加0.1%~0.3%肥皂,杀虫率可达90%以上。
(5)用肥皂水浸泡幼虫,将肥皂或棉油皂切成薄片,用少量水煮溶,加水(不能用井水)配成l50--200倍液,将有虫枝叶浸入肥皂水内,随即取出,杀虫率可达100%。
(6)在采茶前5~7天用敌百虫喷杀幼虫,用含50%敌百虫乳剂l500~2000倍液或用50%敌百虫原粉加0.1%中性石油酸渣,稀释成1500--2000倍液。
(7)松碱合剂:松香1.5kg、碱lkg、水5kg混合成原液,使用时稀释10~15倍,杀虫率达95%;此药剂不能在采茶季节使用。
(8)用木姜子液毒杀幼虫,成熟木姜子(樟木科)1份、水5~10份,煮沸l小时,使液煮成黑褐色时,磨细,过滤成药液。
(9)烟草水:烟草叶0.5kg,加水30kg或烟筋0.5kg加水lOkg,浸一天,用时加1~2斤生石灰喷洒。
(10)黄藤根:将根、茎、叶切碎,每5kg加水60--75kg,浸3-4天,待颜色变黄
后使用,或直接加水煮沸,冷却后使用。
(11)夏季可用青虫菌、杀螟杆茵或两种菌剂混合使用。
(12)利用未交尾的雌蛾引诱雄蛾。
天敌 利用天敌,已知捕食性天敌有蝽象、步行虫、蠼螋、螳螂、蜘蛛等;病原微生物有细菌性软化病;寄生性天敌有茶毛虫绒茧蜂Apanteles conspersae Fiske、毒蛾绒茧蜂A.lacteicolor Vier.、茶毛虫瘦姬蜂Enicospilus pseudoconspersae Sonan、茶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euproctidis Wile.、日本黄茧蜂Meteorus japonicus Ash.、寄蝇Ex—orista sp.。

国内分布

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